布林肯访华并未改变中美对抗日益激化的现状,实际上美国学术界早已有过定论,美国不可能允许中国作为下一个世界大国崛起。美国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早在2018年的一次研究中就提到过这一点,并向中国发出了三个警告。
实力成为和平的底牌
米尔斯海默并不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相反中美实力越接近,两国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越小。如果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已经让美国感到忌惮,虽然中美对抗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但却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资料图)
米尔斯海默的这种观点实际上也被中国政府和领导人认同,拿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落后就会挨打。在整个近代,我国就已经得到过这样的教训。也见证了西方对于不同阶段中国的态度变化。中西发生接触的时间很早,最开始西方世界虽然觊觎中国的地大物博,但并没有瓜分中国的心思。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清王朝对于英国这类刚刚崛起的列强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欺辱的庞然大物。所以西方在对华政策上,倾向于平等甚至以更低的姿态换取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没有任何一个欧美国家敢等闲视之。
但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和封建社会内耗的加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在对华关系上掌握了主动权,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赢得战争的英国也并未将中国视为一个弱国,当时的欧洲世界也仅仅是将这场战争看作两个东西方列强之间的利益争斗。
毕竟英国是当时世界公认的霸主级国家,别说中国打不赢,换成其他国家一样没有胜算。真正让西方意识到清政府软弱无能本质的其实是甲午海战。在甲午海战打响以前,中国一直是东亚最强的帝国,日本仅仅是一个有着强劲发展势头的新兴国家,在幅员、资源等方面都和中国没得比。
但北洋水师在战争中的惨败抖落了清王朝外强中干的真相,如果中国连日本都无法战胜,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强国和欧洲列强对话的资格,这才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随便一个国家都期待自己能在中华大地上分一杯羹,最终造就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
中美战略利益注定无法共存
米尔斯海默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一个优秀的伪装者,擅长用普世价值掩盖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国必须意识到,美国不是一个可以和平共处的伙伴,美国利益至上是任何一届美国政府都必须奉行的信条,不论其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归根结底都是为美国利益在服务。
而中美目前最大的矛盾就是美国从来不认为中美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共存,且不会为美国利益带来负面影响。原因很简单,在美国当局的眼里,世界就是一盘大蛋糕,蛋糕的大小是一定的。而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势必会在未来占据这块蛋糕更多的分成,美国能够享用的部分自然就会减少。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其实一直抱有将蛋糕做大的想法,但由于美国本身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就认定中国做大蛋糕的举动其实是一种战略欺骗,最终的目的还是谋取美国手中的分成。这是中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的,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在这样的认知下,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步步紧逼就很好理解了。以台湾问题为例,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在对待台湾的态度上出尔反尔,但米尔斯海默却认为美国政府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并没有变化,其最终维护的都是美国的战略利益。
中美建交时,美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承诺不干涉中国内政,并断绝美台来往,原因是只有满足中国这些要求,中美才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并推动两国合作。而中美在当时的携手将对苏联施加巨大的战略压力,并使美国在冷战中获得优势,而这也是当时美国国家战略利益所在。
冷战结束以后,崛起的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当然也会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挑战中国底线,其目的就是遏制中国崛起,这同样符合当下美国的战略利益。所以中美从理论上来说没有和平共处的前提和基础,在美国立志打造的一极世界中,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并不在其中。
无所不用其极的美国
米尔斯海默最后警告中国,不要低估美国的残暴,在利益面前,自诩自由民主的美国将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诉诸于武力和战争。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一度想与西方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并最终融入西方世界。
但俄罗斯示好的结果是北约的不断东扩,和西方操控国际社会施加的无情制裁和封锁,并最终引爆了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俄乌战争。美国的目的已经不是削弱俄罗斯,而是从根本上灭亡这个国家和民族,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几乎动用了一切有效的手段,包括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打击、煽动内乱等等。
而面对威胁更大的中国,美国的对抗只会进一步升级,中国必须做好准备应对美国带来的挑战,这是一场不会停止的战争,直到中美两国中有一个国家彻底失败,才会最终停止。而为了保证美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美国政府将会不惜一切代价。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